2013年6月5日星期三

武装斗争

 

通常所说的武装斗争,是指为达到一定的政治、经济目的,组织和使用武装力量进行的斗争,包括战争和战争以外的武装冲突,它发生于不同的阶级、民族、国家和政治集团之间。其中,被压迫阶级、被压迫民族的武装斗争,是推翻反动统治、抵御外来侵略、争取解放的主要手段。

武装斗争的历史源远流长。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武装斗争成为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频繁发生,但在不

武装斗争

武装斗争

同的历史时期其规模和方式方法具有不同的特点。在古代,主要方式是以较密集的队形进行近战、白刃格斗和车战;到了近代、热兵器成为武装斗争的主要工具,火枪队和炮兵队在武装力量中占主导地位。历史步入现代以后,武装斗争逐渐带有现代化色彩,往往由诸军兵种合成的、装备有大量坦克、舰艇、飞机、自行火炮等现代化武器装备的武装力量,采用多梯次、大纵深、多方向的方法进行立体作战,其规模范围空前增大,破坏性、残酷性大大提高。特别是进入高技术信息时代后,精确制导武器、导弹核武器、电子战武器、航天武器、定向能武器、智能武器等新的高技术武器装备系统的大量涌入战场,将把武装斗争推向新的历史阶段。

历史上占统治地位的一切剥削阶级都掌握着武装力量,他们之间也发生武装冲突以至战争。但是他们的武装力量的首要职能是镇压被压迫阶级的反抗,维护自己的统治,所以被压迫阶级进行武装斗争是阶级斗争的必然产物。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有奴隶反抗奴隶主阶级、农民(农奴)反抗封建地主阶级的武装斗争。在资本主义社会,则有无产阶级反抗资产阶级的武装斗争。

F.恩格斯1870年在《如何击败普军》一文中曾提到过解决政府之间的争端的武装斗争。1871年,K.马克思、恩格斯总结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时指出,公社的主要经验就是用武装的人民彻底打碎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见彩图)。В.И.列宁在领导俄国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中对武装斗争作了进一步的论述。他指出:武装斗争是革命的最高形式,阶级斗争在一定的条件下就要采取武装斗争和国内战争的形式,夺取革命的胜利。苏联人民在列宁领导下,实践了这一理论,推翻了沙皇的反动统治,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丰富和发展了武装斗争的理论。毛泽东认为革命的中心任务和最高形式是武装夺取政权,是战争解决问题。他强调,在中国,主要的斗争形式是战争,而主要的组织形式是军队。在中国,离开了武装斗争,就没有无产阶级和人民的地位,就不能完成任何革命任务。他认为进行武装斗争必须依靠人民军队和人民战争,武装斗争必须与其他斗争形式相结合,它和统一战线、党的建设成为中国人民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历史主要是武装斗争的历史。

马克思主义关于武装斗争的理论,具有普遍意义,但是运用这一原理要从本国的实际出发。人民武装力量要取得胜利,必须经过艰苦的斗争,关键是要有一条马克思主义的革命路线和有一个能够确立和坚持这条路线的无产阶级政党。[1]

提出者

纵观历史长河,人类历史上几乎每次革命都夹杂着血腥,武装斗争的历史悠久,要上溯,多半应该是哪个

武装斗争

武装斗争

奴隶暴动的领袖,至于无产阶级的革命,从最早的巴黎公社到十月革命,都是伴有武装斗争,至于中国的无产阶级革命的武装斗争,要追溯到大革命的失败,当时蒋介石背叛革命,在上海大肆搜捕杀害共产党人,自中山舰事件后共产党人再次想到组建自己的武装力量,从上海撤离的党中央成员汇聚武汉,准备在武汉起义讨蒋,但此时控制武汉的汪精卫与蒋介石同流合污(史称宁汉合流,汪精卫向蒋介石表明立场),也开始疯狂镇压在武汉共产党人,甚至提出“宁可枉杀一千,也不放过一个”的反动口号,此时,共产党人才清醒的认识到,必须组建自己的武装力量,同年八月一日,南昌起义爆发,日后,在中国湖南、江西、广东、湖北、福建等群众基础较好的地方,相继爆发各类起义,提出武装斗争不是某个人的理论,当时党中央成员基本都认识到这点,只是毛泽东的那句“枪杆子里出政权”最为经典,所以广为流传。[2]

法宝之一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特点和优点,是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

中国革命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斗争形式,是由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特点决定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没有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联合势力总是凭借其强大的军队和暴力,对人民实行独裁统治。在这样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中国革命只能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已经一再地证明,在中国离开了武装斗争,就不能完成任何的革命任务。

同时,中国是一个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帝国主义势力之间的争夺造成中国反动统治集团之间的分裂和战争。这种特点,又使革命武装能够在反动统治薄弱的农村不断积蓄和发展自身的力量,逐步扩大斗争的阵地。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上就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战争。

党从单独地领导中国革命战争时起,即以武装斗争在农村开辟革命根据地,实行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三方面的结合,形成在四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若干小块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

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实行一系列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随着战争形势的发展,党通过人民战争,一步一步地把落后的农村改造成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的先进革命阵地,并依托和发展这个阵地,通过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革命道路。经过22年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终于打败拥有优势装备、异常凶残的国内外敌人,最后赢得夺取全国政权的伟大胜利。[3]

实质

中国的武装斗争的实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这是因为:

第一、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农业大国,农民占人口绝大多数,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群众,是反帝反

武装斗争

武装斗争

封建的主力军,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主要落实在对广大农民的领导上。

第二、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反封建,而反封建的核心是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因而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

第三、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国家,反革命力量对农村的控制相对薄弱;广大农村的自然经济,以及帝国主义之间、军阀之间的矛盾斗争,也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民革命在农村积蓄和发展革命力量提供了可能。

第四、中国革命的对象是凶恶而强大的,而城市工人阶级的力量相对弱小,中国共产党要积蓄和锻炼力量,就必须领导农民,把落后的农村建成先进的革命根据地,实现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

第五、事实上,农民是中国革命军队的主要来源。中国革命战争正是广大农民的支持和参加下取得胜利的。

但是,由于农民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受教育水平的制约,没有科学的思想作指导,这些阶级局限性决定了中国的农民不能领导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中国的无产阶级受压迫最深,最有觉悟,最有组织性、纪律性,是革命最坚决、最彻底的阶级,是新的生产力的代表,因此,中国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领导者。[1]

特点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斗争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一般的武装斗争,也不同于俄国十月革命的武装起义。

中国武装斗争的基本特点是“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农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

毛泽东指出:中国共产党的武装斗争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战争。这是因为:

一、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是中国革命最广大的动力,是中国革命队伍的主力军。

二、农民是中国军队的来源。

三、广大农民所在的农村,是中国民主革命走向胜利的主要的战略基地。

总之,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基本经验之一,也是中国革命的特点之一。正如毛泽东所说:“在中国,离开了武装斗争,就没有无产阶级和共产党的地位,就不能完成任何革命任务”。所以,坚持武装斗争为主要革命形式,坚持以农民为主体的革命军队为主要组织形式,善于把武装斗争这个斗争形式同城市工人的斗争等其他斗争形式,在全国范围内直接或间接地配合起来,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途径。武装斗争成为中国革命的一大法宝。

经验

1928年11月25日,中共红军第四军前委书记毛泽东给中共中央写了报告,总结1927年下半年和1928年井

武装斗争

武装斗争

冈山根据地和其他地区的武装斗争经验。毛泽东指出,红军和红色政权发生、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和条件是:

第一、地方性的农业经济和帝国主义划分势力范围的分裂剥削政策,造成了“白色政权间的长期的分裂和战争”,“使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的共产党领导的红色区域,能够在四周围白色政权包围的中间发生和坚持下来”。

第二、经过第一次大革命影响和锻炼的工农兵士,为建立革命军队和红色政权准备了良好的群众条件。

第三、“中国革命形势是跟着国内买办豪绅阶级和国际资产阶级的继续的分裂和战争,而继续地向前发展的”,这样“不但小块红色区域的长期存在没有疑义,而且这些红色区域将继续发展,日渐接近于全国政权的取得”。

第四、有相当力量的红军的存在,是红色政权存在的必要条件。

第五、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它的政策的正确,是红色政权长期存在和发展的最重要的条件。

毛泽东强调武装斗争对于坚持长期割据局面的极端重要的意义,指出:“‘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是共产党的割据地方的工农群众必须充分具备的一个重要的思想。”[4]

特点优点

一、毛泽东从中国国情出发,分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社会的国情,强调中国革命只能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

二、毛泽东从中国反动统治阶级的残酷性出发,强调指出中国革命只能是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

三、毛泽东还进一步分析了敌我力量对比、帝国主义和国内军阀之间的矛盾、国内反动统治集团之间的矛盾,以及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态,指出中国革命的武装斗争将不可避免地要经历一个长期而曲折的过程。

建设

军队性质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一支无产阶级性质的、具有严格纪律的、同人民群众保持亲密联系的新

武装斗争

武装斗争

型人民军队。

▲这支军队的唯一宗旨是:“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宗旨,是新型人民军队建军原则的基石和人民军队一切行动的出发点,也是人民军队生存的基础和力量的源泉。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由人民军队的无产阶级性质决定的。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通过人民军队的三大任务体现出来的,即:

第一,打仗消灭敌人;

第二,打土豪筹款子;

第三,宣传群众、组织群众、组织革命委员会。

党指挥枪

二、党指挥枪的原则,即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通过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领导来实现的。

第一、党对军队的思想领导,就是要加强党对军队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教育,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

第二、党对军队的政治领导,主要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领导,党要为人民军队指出正确的政治方向,制定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要通过各种方式,使人民军队具有高度的政治觉悟。

第三、党对军队的组织领导,就是人民军队必须绝对服从党的命令,听从党的指挥。

战争思想

▲人民战争是特指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反抗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组织和武装起来进行的革命战争。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的长期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思想运用于军事领域,不断地总结经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民战争思想。

胜利之本

第一、兵民是胜利之本

人民战争必须深入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是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的一个重要思想,他总是把革命战争的进行和胜利,建立在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基础之上。

根据地

第二、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人民战争的战略基地

由于中国革命战争的长期性和残酷性,人民军队没有根据地是不能支持的。有了根据地,中国革命战争才有了根基,人民军队就能依靠根据地的人力、物力,有效地打击敌人,保存自己,就有了训练、休整和补充的基地,就能坚持长期的战争,夺取人民战争的最后胜利。 (3)人民战争武装力量的体制

人民战争必须实行“三结合”的武装力量机制,即主力兵团和地方兵团相结合、正规军和非正规军相结合、武装群众和非武装群众相结合(主要是民兵和游击队结合)的武装力量机制。

战术原则

战略方针

积极防御

积极防御也就是攻势防御——为了反攻和进攻的防御。在作战指导思想上是防御和进攻的交互应用,通过防御,保存实力,待机破敌,最后达到进攻和反攻。积极防御是中国革命战争总的战略方针,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容。在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时期,积极防御是通过“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十六字诀实现的。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又制定了深入敌后开展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的方针。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则提出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而不以保守或夺取地方为主要目标,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的方针。

战略上的持久战和战役战斗的速决战

毛泽东指出:“战略的持久战,战役和战斗的速决战,这是一件事的两方面,这是国内战争的两个同时并

武装斗争

武装斗争

重的原则,也可以适用于反对帝国主义的战争。”这是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战争过程中,为我军制定的重要的战略指导方针。

游击战

游击战、运动战和阵地战,是中国革命战争的三种基本作战形式。游击战是土地革命前三年和抗日战争时期的主要作战形式;运动战是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主要作战形式;阵地战是解放战争后期的重要作战形式。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战争的过程中,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在分析和研究中国革命战争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科学地总结了我军丰富的游击战争的经验,把游击战争上升到战略地位。

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这是毛泽东关于人民战争战略战术的重要原则。它既是我军战役战斗的主要作战方法,也是实现“保存自己,消灭敌人”这一战争目的的重要手段。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各个时期,历来强调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采用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方法。

战略进攻

战略进攻是对战略防御之敌所采取的全面进攻,是消灭敌人和夺取或收复领土的主要手段。毛泽东指出:“反攻原则,是在敌人进攻时应用的,进攻原则,是在敌人防御时应用的。”战略进攻“是敌取守势我取攻势时的战略形势和战略方针”。

参考资料
  • 1. 武装斗争实质 .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